好品质、更有性价比
全国咨询热线:0314-4219918

爱得科技IPO惊现数据“变脸术”:同一经销商单价竟差4倍

来源:爱游戏唯一官方平台    发布时间:2025-11-20 19:34:14 人气:1

  瞭望塔财经前言:一家骨科耗材公司十年间四度冲击长期资金市场,其IPO之路上的经销商数据矛盾与关键人依赖症,远比业绩下滑更值得警惕。

  瞭望塔财经获悉,苏州爱得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得科技”)将于2025年11月21日接受上市委审议,拟募资1.97亿元。瞭望塔财经发现,爱得科技的长期资金市场之路可谓一波三折。此公司十年间两进新三板、冲刺创业板未果,如今又转战北交所。

  作为一家由陆强、黄美玉夫妇绝对控股的家族企业,爱得科技背后隐藏着经销商数据信披矛盾、产能扩张异常、核心技术人物过度依赖等诸多隐患。

  爱得科技的资本之路始于2015年,当时公司首次在新三板挂牌。短短两年后的2017年12月,爱得科技却主动终止了新三板挂牌。

  首度折戟并未阻止爱得科技的上市步伐。2022年9月,公司递交招股书,计划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这次IPO的募资金额高达4.81亿元。然而,在收到问询函后,爱得科技于2023年3月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

  创业板遇阻后,爱得科技迅速调整战略。2024年2月,公司再次在新三板挂牌。

  此次北交所IPO拟募资2.05亿元,较创业板时期的4.81亿元募资额直接腰斩。

  注册制下,交易所对企业发行上市的审核着重关注三个方面: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公开披露要求。

  在信息公开披露方面,监管尤为关注“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及信息披露内容是否一致、合理和具有内在逻辑性”,包括“财务数据是不是勾稽合理,是不是满足发行人真实的情况,非财务信息与财务信息是否相互印证”。

  爱得科技在问询回复中出现的经销商数据前后矛盾,直接触及了注册制审核的核心关注点。

  从审核流程看,北交所受理爱得科技的上市申请后,已对公司做了多轮问询,问题聚焦于业绩下滑风险、经销收入真实性、收入确认合规性及相关内控有效性等。

  爱得科技历史上曾因关联交易信披问题受到监管处罚,这类问题在审核中会被重点关注。

  爱得科技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由陆强、黄美玉夫妇创立。自主创业前,黄美玉曾在张家港市医疗器械厂工作,而陆强则来自张家港市钢铁厂。

  在家族企业内部,利益分配问题同样引人关注。2015年4月,黄美玉将其持有的爱得科技10%的股权以0元对价转让给了商务总监李逸飞。

  李逸飞于2008年入职爱得科技,此前曾担任常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审计师、创生医疗(中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等职务。

  零对价转让股权的合理性遭到北交所质疑,尤其是李逸飞此前曾通过第三方代持等方式代持广州纵途等其他公司股权。

  根据公司规划,创业板原扩产项目被调整为北交所募投项目“一期骨科耗材扩产项目”和利用自有资金建设的“二期骨科耗材办公及仓储设施建设项目”。

  令人困惑的是,一期项目扩产规模为110万件/年(包含关节产品15万件/年),而三期项目在仅新增关节产品1万套产能的情况下,投资规模却与一、二期项目总投资相当。

  通过三期项目环评报告表可知,三期项目是基于创业板原扩产项目的产能基础上新增关节产品1万套。

  环评文件显示,创业板原扩产项目拟新增1台UTM5105X电子万能试验机和1台TTM201-AI扭转性能测试机。

  三期项目则计划新增3台UTM5105X电子万能试验机和3台TTM201-A1扭转性能测试机。

  对比来看,扭转性能测试机型号存在细微差异,三期项目相关设备的功率明显高于创业板原扩产项目同系列设备。

  爱得科技高度依赖经销模式,报告期内公司经销模式产生的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占比均超八成。

  爱得科技尚未建立终端销售管理系统,没办法掌握下级经销商的实时销售情况,这一情况引发了监管对公司经销收入真实性的质疑。

  更令人困惑的是,爱得科技对同一经销商的销售数据出现了前后矛盾的信息披露。

  根据北交所问询回复,2021年、2022年,爱得科技对经销商成都弘汇康的椎体成形系统销售单价分别为605.30元/件、686.81元/件。

  但新三板问询回复则显示,同期对成都弘汇康的销售金额一致的情况下,销售单价却分别为145.83元/件、151.43元/件。

  同一产品、同一经销商、同一时期,销售单价却出现了悬殊差异,这不得不让人怀疑爱得科技销售数据的真实性。

  北交所问询回复显示,爱得科技与经销商重庆市鼎翀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于2009年开展合作,新三板问询回复则显示双方于2013年开展合作。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与港宏医疗器械(昆明)有限公司、济南健松商贸有限公司等多家经销商的合作时间表述上。

  经销商队伍的稳定性也同样令人堪忧。报告期内,公司经销商数量分别为898家、1062家、1470家和1126家,其中新增436家、566家、817家和282家经销商,退出318家、402家、409家和626家经销商。

  超七成经销商在短期内“换血”,这种异常变动背后可能隐藏着未披露的商务安排或潜在纠纷。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98亿元、2.86亿元和2.62亿元,2022年及2023年营收同比分别下滑4.11%和8.22%。

  更令人担忧的是扣非归母净利润的变化:分别为8706.55万元、8805.19万元、5112.08万元,2023年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度地下跌41.94%。

  集采政策对爱得科技核心产品的冲击尤为明显。报告期内,公司脊柱类产品中,椎体成形系统出售的收益分别为1.31亿元、8142.02万元和7473.03万元。占据营业收入的比例从2022年的47.90%降至2023年的33.72%,核心产品贡献度大幅萎缩。

  爱得科技坦言,“带量采购”等行业政策实施可能会引起的产品价格或市场占有率下降风险,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影响较大。

  报告期内,公司的销售费用远超研发费用。2021年至2023年,销售费用分别为2842.85万元、2968.01万元和3332.31万元,而同期研发费用分别为2014.25万元、1688.93万元和1942.16万元。

  2025年公司员工为397人,在人员专业结构中,销售人员为97人,占比为24.43%;生产人员为214人,占比为53.90%;技术人员为55人,占比为13.85%。

  2023年、2024年,公司在人均创收上,为72.61万元、71.39万元;在人均创利上,为17.61万元、17.35万元,均呈下降趋势。

  招股书特别强调:“李逸飞先生作为公司重要股东及总经理,长期负责公司销售及渠道管理,若李逸飞出现离职或无足够精力管理和带领销售团队的情形,可能会引起公司无法持续对经销商进行相对有效管理。”

  这种将核心销售能力绑定在单一高管身上的治理结构,无异于在公司经营体系中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李逸飞的背景也引人关注。他于2008年入职爱得科技,此前曾担任常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审计师、创生医疗(中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等职务。

  2015年4月,黄美玉将其持有的爱得科技10%的股权以0元对价转让给了李逸飞。

  零对价转让股权的合理性遭到北交所质疑,尤其是李逸飞此前曾通过第三方代持等方式代持广州纵途等其他公司股权。

  李逸飞与爱得科技的关联交易也需要我们来关注。广州纵途为爱得科技现任总经理李逸飞于2022年5月前持股35%的公司。

  巧合的是,2022年4月开始广州纵途终止与爱得科学技术合作,而李逸飞则于2022年5月转让了广州纵途所持股权。

  爱得科技在问询回复中表示,李逸飞自2008年5月至2015年8月期间一直担任商务总监职务,负责统筹爱得科技的产品销售。

  2015年4月,考虑到李逸飞对公司的突出贡献,黄美玉将其持有的爱得有限10%的股权无偿转让给李逸飞。

  然而在瞭望塔财经看来,这样的解释似乎难以完全打消市场疑虑。在长期资金市场的聚光灯下,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经销商数据真实性、产能扩张合理性等问题,仍是爱得科技需要跨越的几道关键门槛。

  1、关于苏州爱得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

  2、关于苏州爱得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申请文件的首轮审核问询函

  3、关于苏州爱得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申请文件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我们大家都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进行研究和分析,但没办法保证所有信息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文中的任何数据、观点或结论,均仅供读者参考和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决策依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任何人依据本文内容做的任何投资操作或决策,所产生的所有风险及后果均应由其自行承担,本账号及作者概不负责。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