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建筑工人忙碌作业......建筑工地上呈现一派繁忙景象。山东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新型建材的高科技企业,主打产品为各类节能保温墙体材料,作为新型墙体材料的领航者,长期从事新型墙体材料、建筑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安装,产品具备优异的保温隔热能力,能够大幅度降低建筑物在使用的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助力绿色建筑发展。此前,该企业面临着扩大生产规模、升级生产设备后流动的难题,由于传统融资渠道受限,企业未来的发展一度陷入瓶颈。莱芜农商银行深入调研分析,为企业发放贷款590万元。随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产品的质量的提升,该企业与多家知名建筑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在一系列绿色建筑项目中,其产品得到普遍应用。
这是莱芜农商银行支持绿色建筑行业低碳转型发展、实现金融与经济、生态融合发展和良性互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行积极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将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布局,精准对接实体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诉求,不仅为绿色建材、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和运营等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也积极为清洁能源等领域的节能降碳、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全力助推生态变现、点“绿”成“金”。截至2025年2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267.49亿元,较年初增长5.8亿元,其中支持149户绿色信贷企业,贷款金额15.28亿元。
点亮转型“引路灯”,推动低碳稳步前行。一是强化顶层设计,该行从战略高度深入推动绿色金融,不断丰富金融供给,完善与绿色金融相匹配的组织架构、制度体系和机制流程,在资源配置、审批权限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做好制度保障。二是强化人员配置,对外派驻两名“金融专员”到莱芜、钢城两区驻点办公,在配合做好政府工作的同时,第一时间掌握政府有关政策及绿色企业名单,发挥好绿色企业与金融机构服务“纽带”作用;对内选配近40名优秀信贷人员专职对绿色企业组织“一对一”信贷服务,变零散营销为批量开发,做专特色服务体系。三是强化考核引导,将加大绿色信贷投放纳入考核,发挥好指挥棒作用,适度提高对绿色企业信用贷款风险容忍度,不断的提高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
创新产品“变速器”,加快服务换档升级。山东某电力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的企业,主营锅炉烟道除尘设施等环保设备的安装、检修维护、污水处理等,实现了既有建筑高效低碳运营,企业客户遍布全国各地,客户群体比较广泛。该行在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中,了解到企业近期需要购进材料、支付工资、日常结算等,自有流动资金不足,在充分匹配各项条件后,为其量身定做,办理90万元循环抵押贷款,两年内,企业日常经营购销所需资金,可随用随贷,随时归还。“莱芜农商银行给咱们提供的贷款资金,方便快捷,像“充电宝”一样随用随充,使贷款不再繁琐,解决了我们企业的融资难题。”该公司的负责人夸赞到。
近年来,该行聚焦“产品、服务”两大重点,全力助推辖区内绿色企业未来的发展。一是持续主动获取项目名单,及时对接生态资源等部门,发挥“金融专员”作用,动态获取项目名单,结合“四张清单”客户营销、金融伙伴及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机制等方式,进一步探索企业经营状况,在落实国家信贷政策、风险可控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做好绿色企业融资服务。二是持续丰富碳金融理财产品体系,积极运用“技改专项贷”“科技成果转化贷”等拳头信贷产品,加大对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绿色转型等领域的贷款投放,持续做好对节能减排水平全国或全省领先企业,以及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转型升级、减量置换等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三是持续畅通服务渠道,优化调查审批策略,建立绿色信贷审批通道,秉承“优先调查、优先审查、优先发放”三原则,缩短贷款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全力赋能绿色企业发展。
奏响降本“进行曲”,助力企业减负增效。山东某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余热余压,主营废气治理、能源综合利用等的研发技术、工程咨询设计、销售等,是辖内唯一一家具有国家B级锅炉制造资质、二级锅炉安装改造维修资质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节能环保领域不断钻研。因该企业承接的工程项目施工较多,投资较大,应收账款回笼不及时,流动资金紧张,莱芜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了解情况后,积极深入企业实地调研,为企业发放贷款300万元,为节能降碳、绿色环保注入金融“活水”,同时贷款执行利率较同类型企业低2.85个百分点,每年也可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近9万元。
莱芜农商银行认真落实国家让利实体经济政策,切实帮企业降本增效。一是推广差异化定价机制,发挥好央行资金的结构导向作用,对绿色企业合理让利,截至2月末,该行正常类企业平均贷款利率较上年下降0.73个百分点,其中绿色信贷贷款加权利率较正常贷款下降0.29个百分点,每年可减轻企业440余万元财务成本。二是推广无还本续贷、贷款展期等措施,帮助合乎条件的清单内公司实现线上渠道“一键续贷”业务,今年以来,累计为42家企业办理续贷贷款5.14亿元,确保企业贷款资金的无缝衔接,降低经营压力。三是推广“银行+担保公司”合作模式,借助“人才贷”“科创贷”等贴息类政策性产品,加强与融资担保公司的合作,大力推行减费让利,帮企业减负快行,今年以来,与担保公司合作,累计为69家中小微企业办理贷款0.78亿元。(张春燕)
严正声明:本网易号信息发布从未与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授权合作,请读者审慎甄别,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