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品质、更有性价比
全国咨询热线:0314-4219918

学院百科专业解读 创新前沿高材汇聚我们在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等你

来源:爱游戏唯一官方平台    发布时间:2024-02-17 12:58:49 人气:1

  原标题:学院百科,专业解读 创新前沿,高材汇聚,我们在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等你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院史可追溯至1956年宁波师范专科学校设立的生化科(后为宁波师范学院化学系);1996年10月,“三校合并”时成立宁波大学化学系;2000年5月,化学系与数学、物理专业合并成立宁波大学理学院,设为化学系;2005年12月,化学系从理学院独立出来,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设立。2021年学院搬迁至宁波大学北校区,拥有慎思楼、邵逸夫楼两幢教学科研大楼。

  学院有教职工145人,其中专任教师/专职科研教师120人。正高级职称48人、副高级职称4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100%,博士生导师27人。拥有国家级人才5名,省部级人才17名。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浙江省教学名师1名,浙江省优秀教师2名,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教育培训计划高层次拔尖人才1名,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创新领军人才2名,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教育培训计划青年优秀人才2名,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省级“151”各类人才共20名。学院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494名,研究生1020名。

  2018-2022年,学院主持承担各级各类项目504项,总经费达到15567.819万元。获得发明专利300余项。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区域重点支持项目2项。在国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及重要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其中高质量论文1000余篇;人均高质量论文和TOP期刊论文发表数量位于全校前列,高质量论文占全校论文的约20%。

  学院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培养,倡导勤奋好学、开拓创新的学风。在全方面实施导师制基础上,构建“蔚蓝人才”学生培养体系,全力推进科研育人。通过“蔚蓝人才计划”项目,激发创新创业内驱力;组建学生科研典型团队,展示创新创业示范能力;搭建科研交流实践平台,实现课内课外创新创业协同发展。近3年,学生不断在国家级创新创业比赛中取得学院首次突破:获得“互联网+”国赛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1项;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国赛一等奖1项、基础研究累进创新奖1项(全国仅6项)、二等奖1项;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银奖1项。同时获得省级奖项多个:“互联网+”省金奖6项、省银奖7项、铜奖1项,省级“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2项,银奖2项;省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金奖)7项、三等奖1项等。以学院蔚蓝材化卓越人才教育培训工程为抓手,每年选拔若干优秀学生科研项目并立项资助。近3年,我院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SCI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10多篇,成功申请专利80余项,论文发表数量居全校前列。

  近五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超过44.5%的毕业生进入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比亚迪汽车和中芯国际等专业相关的国内外知名优质国企、央企、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约10%的毕业生成功入选西部计划、省内外选调生和各类人才引进项目。近五年学院本科生升学率始终保持在35%以上并呈上涨的趋势,2023届本科毕业生升学率取得历史性突破,达58.57%。考研学生中有62%考取的学校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国内985、211或双一流高校以及牛津大学等国外常青藤高校录取。

  宁波波大学化学专业是宁波大学成立最早的专业之一,秉承“理工兼备,综合创新”的教育方法的理念,培养了大批优秀复合型专业人才。化学专业拥有一级学位硕士点、省部共建新型功能材料及其制备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省先进质谱技术与分子检验测试的重点实验室、宁波市物理化学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支撑平台。2022年,化学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ESI排名前0.5%。本专业拥有省级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条件良好,实验仪器设施总值已达5000多万。本专业为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省优势特色专业、宁波市重点建设专业,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2022年化学专业排名由3★升至4★;与康龙化成、舜宇光电、亿纬锂能等十多家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专业拥有47名专职教师,均为博士研究生学历,国家级和省级各类人才称号获得者8人。实行“1+X”精准培养模式,1位老师从生活、学业、科研、就业等角度全面精心指导3名以下本科生,实际做到以生为本,充分贯彻因材施教理念,采用个性化指导,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极大提高了学生培养质量和实践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考研深造专业广,包括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药学、生物医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教育学等。近五年来,考研升学率长期稳定在35%左右,有10%左右进入了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知名名校。就业行业领域宽,涵盖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环保、农业、食品、检验、国防、能源、信息、教育、汽车、电子、市政、建筑、消防、机械等。进入到跨国企业、央企、上市企业等大规模的公司工作的人数逐年增加,目前已经占据就业部分毕业生的约25%。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7%以上,专业对口率91%以上。

  “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经教育部批准于2012年开始招生,并于2014年5月入选浙江省普通高校新兴特色专业,2018年入选宁波市重点建设专业,2019获批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点、渔业工程与材料博士点,具备本硕博贯通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拥有省部共建新型功能材料及其制备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波市特种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近10年来,投入6500多万搭建、更新专业教学平台仪器与设备。专业拥有专职教学科研教师50余人,其中国家级人才3人,省部级人才10余人,均为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职称教师占90%以上,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占81%。

  本专业所在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于2021年进入ESI全球前0.5%,是我校一流学科“力学+”的重要支撑学科,2018年、2022年相继列入宁波市重点学科建设、宁波市学科双提升行动方案。本专业整合我校优势学科资源,以“小而精、一对一结对培养,双创教育无缝对接产业”为培养特色,建设有包括浙江省产教融合联盟、镇海炼化行业领军企业等10余个优质实习实训平台。

  近5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在学科、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5项,省部级奖项60余项,发表SCI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材料专业考研升学率快速地增长,其中2021年为50%,2022年为57.4%,2023年为67%,全部升入“双一流”高校,包括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毕业生主要就业于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科研院所等,就业率接近100%。

  绿色石化产业是宁波市支柱产业,是宁波市“246产业集群”规划的万亿级产业。“十四五”期间,宁波将投资近4000亿元建设一批化工新材料大项目,绿色石化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成为世界级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宁波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主要面向区域石化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建立了校企长效合作机制,推进校企协同创新、“双元”育人,打造了化工技术高端研发型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化工系共有25名专职教师,均为博士研究生学历,国家级和省级各类人才称号获得者3人。化工专业通过产教深层次地融合共建,和企业一同打造高水平团队,为人才教育培训质量提供了保障。学生在科研项目带动下提升了技能水平与创新研发能力。

  近年来,师生合作获得专利授权10余项,学生获省级技能竞赛一等奖10项,国家级竞赛二等奖以上5项。学院与中石化镇海炼化有限公司及宁波化工园区共同建立了绿色产业学院,合作培养绿色石化类学生,为学生将来在国内一流企业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专业具有两大特色,一是工程特色显著,将化学反应、化工单元操作、化工过程与设备、工艺过程系统模拟优化等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具有设计、优化与管理能力;二是专业口径宽、复盖面广,使学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的能力,在高分子化工与工艺、智能等方面更有研发和应用能力。本专业毕业生考研深造专业广,包括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药学等。就业行业领域宽,涵盖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环保、农业、食品、检验、国防、能源、信息、教育、汽车、电子、市政、建筑、消防、机械等。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曾经在德州农工大学健康科学中心、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获得赫尔辛基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后。目前是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科技特派员,省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专家和《冶金分析》编委。入选宁波市拔尖和领军人才第一层次、浙江省151人才等。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Chem Engineering J,Anal Chem,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BiosensBioelectron等化学化工和材料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20篇。

  主持获宁波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宁波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浙江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二等奖各1项。主持获得过浙江省研究生学会教学成果一等奖、宁波市优秀教师、宁波市高校优秀课程思政教师、最美宁大人、宁波大学师德先进个人、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目前主要是做生物化工和工业分析方向科研工作,尤其是与生物催化与转化相关的蛋白质工程,纳米酶修饰生物传感器研究,多种复杂体系中有机污染物残留的高效分离和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方向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和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展农残快速检测酶传感器,并推广应用。

  主要研究领域为下一代可充电电池材料及技术。现任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副主编,近年来曾入选全球前2%顶级科学家榜单、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榜单、浙江省院士结对培养青年英才计划、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教育培训计划高层次拔尖人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工程第一层次。获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个人、宁波市师德先进个人、宁波大学阳光教授、最美宁大人、宁波大学王宽诚育才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宁波市发明创新大赛发明创新奖、宁波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一等奖、宁波大学课堂教学优秀奖一等奖、宁波大学教学创新奖一等奖等奖项20余项。曾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8项,指导本科生获大学生竞赛国家级奖项12项、省级奖项16项,指导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培养本科生保送清华北大8名。

  现主持浙江省教研项目3项,浙江省一流课程2门,宁波市教研项目和校重点教研项目数项;曾获得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浙江省教学创新大赛思政微课专项赛二等奖,浙江省教学创新大赛实验教学专项赛二等奖,浙江省混合式教学案例一等奖及校级教学比赛数项;获得宁波市优秀思政教师等称号。主持和参与国家或省级科研项目数项,发表科研和教研论文30余篇。

  2016年获湖南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厦门大学访问学者。先后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年度优秀论文奖、全国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及宁波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青年教师。现任中国化学会知名SCI期刊《有机化学》青年编委、美国化学会会员、中国化学会会员。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市厅级科研项目6项及企业横向项目2项。近年来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 ACS Cent. Sci.、Org. Lett.、 Chem. Commun.、 Green Chem.等SCI一区或自然指数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7篇论文影响因子大于10,9篇论文入选ESI全球TOP1%高被引或TOP1‰热点,应邀担任Nat. Commun.等国际学术期刊评审人。课题组建立六年来,培养的学生推免或审核至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大等名校深造近30人,获国家奖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40余人次,培养浙江省优秀毕业生近20人次,指导学生获全国挑战杯一等奖、全国挑战杯“累进创新”专项奖、浙江省国际“互联网+”金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20余项。

  入选“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教育培训计划”。2008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学士学位,2013年获北京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生态环境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及应用。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市厅级项目4项、企业科技项目1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6篇,包括JACS、PNAS等业内顶级期刊,被引用1600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课题组建立以来,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至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顶尖院校深造,至镇海炼化等有名的公司就业。指导本科生获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2项,浙江省大学生环境生态科学技术创新大赛省三等奖1项。

  2020级化学专业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IF:16.744、1 篇)、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IF:9.221、2 篇)中科院全一区 TOP 期刊上发表 SCI 论文 3 篇,以第二作者发表 SCI 论文 1 篇,累计影响因子 40.017。主持及参与省新苗人才项目等科研项目共 6 项。参加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国家级银奖和金奖。

  被评为宁波市优秀大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校长特别奖学金,先后两次获得宁波大学本科生科研成果最高奖——江兴浩科研成果特等奖。

  2018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综合分全院第一,取得清华大学、西湖大学保送资格,最后选择西湖大学直博。综合能力突出,以第一作者发表了SCI一区论文1篇,以共同一作身份发表SCI论文2篇,并以第一完成人申请受理国家发明专利1项。此外,主持浙江省大学生科学技术创新活动计划项目及校级srip重点项目(已结题1项)。

  在校期间获得宁波大学校长特别奖学金,宁波大学“最美宁大学子”称号,作为核心成员参加2021年全国挑战杯荣获全国一等奖、累进创新专项奖等。